“牛肉馆”计划:一场精心编织的谎言
2024年8月20日,李某某向盘州市社区矫正机构提交了一份申请,声称自己“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前往昆明与朋友周某某合伙开一家牛肉馆,以此为由申请经常性跨市县外出活动。社区矫正机构于8月26日批准了李某某的申请。
然而,这份看似合理的申请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
检察机关介入:抽丝剥茧揭开真相
2024年9月,盘州市人民检察院在对社区矫正机构外出审批活动进行例行检察时,发现了李某某申请中的诸多疑点:
申请内容模糊不清: 李某某的申请书中未写明具体去往的市县名称、时间和外出频率,显得十分敷衍。
“牛肉馆”真实性存疑: 调查材料中附有周某某及李某某的调查笔录,但询问地点不详,无调查人签字,不具备完整的笔录基本要素。更令人怀疑的是,李某某声称投资50万元与周某某合伙开牛肉馆,却与其自称的“家庭经济困难”自相矛盾。
活动区域不合理: 社区矫正机构将李某某的活动区域划定为昆明市,而昆明市下辖14个区、县(市),范围明显超出经营一家牛肉馆的实际需求。
实地调查:谎言不攻自破
为了查明真相,盘州市人民检察院立即展开调查:
实地核查“牛肉馆”: 检察人员前往李某某声称的经营地点——昆明市某商业广场商铺进行实地核查,发现李某某所说的经营地点并不存在。
暗访“合伙人”周某某: 办案检察官发现,周某某确实经营着一家牛肉馆,但该店铺规模不到200平方米,系周某某夫妻二人经营,总投资仅40万元左右,根本不存在李某某所谓的“合伙经营”。
追踪李某某行踪: 通过调取李某某的外出行动轨迹,办案检察官发现,李某某的打卡记录显示其在2024年9月4日至9月5日期间,打卡地点都在官渡区某机车店内,距离其声称的“牛肉馆”地点有20分钟车程。
走访亲友了解真相: 为进一步了解李某某的真实情况,承办检察官走访了李某某的亲友,得知李某某并未在昆明从事任何经营活动,平时很少在家,此次申请外出只是为了“方便外出”。
以案为鉴:增强社区矫正司法公信力
盘州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盘州市社区矫正机构对李某某以虚假事由申请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审批事项违法,遂向该机构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盘州市社区矫正机构高度重视,立即采纳了检察机关的监督意见,并于9月20日撤销了对李某某的外出审批。
为增强工作成效,盘州市人民检察院在2024年9月29日联合社区矫正机构对2024年申请跨市县活动的审批材料进行再次核查,并联合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大会”,覆盖全市所有社区矫正对象,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司法公信力。
2024年12月16日至2025年1月3日,盘州市人民检察院与盘州市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联合执法检查,检察官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外出审批活动发出提醒,强调社区矫正对象应珍惜改造机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勿心存侥幸,试图以虚假理由骗取外出审批。检察机关将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对社区矫正机构的外出审批活动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刑罚执行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强化监督:从形式审查到实质审查
检察机关指出,在对社区矫正机构经常性跨市县外出审批活动进行检察时,将注重从形式审查向实质审查转变。具体而言,检察机关将重点核查申请事由的真实性、外出必要性等情况,确保每一项审批都符合法律规定。
在履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职责过程中,将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方面,依法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切实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